这是一个老题目,鲁迅先生就曾写过文章,批评一些父母管束孩子过于严厉,把孩子弄得低眉顺眼,没一点活气,把孩子当大人教,把大人当孩子管,中国似乎总不脱这样的格局。 但是今天的父母也确实难当。孩子出了问题,父母难咎其责,可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标准却由不得父母。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评价孩子好不好,从来有一系列的标准在那里放着。还有和标准—起来的前程。这样的标准和前程就象模具,学校就成了—部机器,按步就班力求把孩子“磨成”标准化的部件。父母除了配合,还能怎么办? 不少父母深知这种“磨人”的弊病——他们就曾这样被“磨”了十数年;教育主管部门也在不断呼吁要改革教育。看到才进幼儿园的孩子背着手像个木偶正襟危坐,就想告诉孩子不必这样俯首帖耳,但是喜形于色的孩子告诉父母的,正是他坐得直坐得符合老师的标准才评上了好孩子。孩子如果真的如父母所说“不必”起来,第二天恐怕就得罚站罚不准跟小朋友们玩,最后还得个“坏孩子”的名称。当父母的这时能怎么办? 从小学到大学,在这条崎岖的越来越窄的小道上一直只有孩子在独自面对并承受着各种压力,包括“好孩子”和“坏孩子”的站队。父母实际帮不上什么忙。帮不了什么忙的父母对孩子如果沿用和学校一样的标准,事实上就成了学校、社会“联合同盟”的一部分。 但是,学校乃至父母对孩子真有这么大的权力吗?这一“联合同盟”为孩子设就的种种标准、约束和要求,究竟有多少合法性?这么看来,倘若换成孩子的角度,“我们今天怎么做父母”应该变成——我们孩子具有怎样的权利? 孩子们当然是有自己的权利的,比如一个孩子是“好”还是“坏”,标准可以不可以由孩子们自己讨论后提出,再比如“学习成绩”进步还是退步,在对一个孩子的总体评价上究竟该占多大的比重,与看来“学习成绩”不够好的孩行交朋友,学校和父母有没有权利干涉,老师、学校和孩子之间到底该是一种怎么样的关系?当然,这么说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学校、父母可以听之任之,但是对孩子的各种教育和帮助只有在确立了孩子们应具有的权利之后才能同时确立平等而正确的方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归根结底是平等的。 如果说,人类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觉得自己是万物之灵、对自然界可以随心所欲,现在在自然界的报复下开始认识自己的浅薄,那么,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则是认为自己对子女的成长不仅负有责任、而且其成长也该由他们包办。“我们今天怎么做父母”确实还值得每一个父亲或母亲想一想。 |